如果说起成都,说到吃,除了大街小巷的火锅,还有那分散在各条街道小巷子里的面条。当你在北方的任何一座城市里吃面的时候,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,最想念的绝对是那些加了各种各样臊子的面条了。(大石人家鱿鱼面)
因为,只有在成都,才可以吃到有那么多种佐料拌出来的面条;因为,只有在成都,才会吃到那么多种臊子的面条:担担面、燃面、脆臊面、鳝鱼面、红烧牛肉面、素椒面、查渣面、排骨面、鸡杂面、怪味面、铺盖面、炖鸡面、番茄煎蛋面、奶汤面、王婆荞面、哒哒面、生椒面、豌豆面……举不胜举,让人眼花缭乱。(大石人家鱿鱼面)
也就是为了这口面吧,我才一改日常的习惯。那些年从芳邻路的清吧里出来,总喜欢晃到不远的大石西路去,叫一两鱿鱼面,吃到把最后一口汤都喝完(PS:也只有吃鱿鱼面才会将碗里的汤喝得一干二净,这是其它面所不能的),满足了自己打小就喜欢吃烧海鲜什锦的癖好,心满意足地打一个饱嗝儿,离开。这家鱿鱼面,因为营业至凌晨,不知道抚慰了多少人夜半三更时寂寞的胃和心。从那时候起我就知道,这鱿鱼面是一碗吃了让我念念不忘的面。
其实它家也不是只卖鱿鱼面,特色面还有仔姜肥肠面和京酱面,也是每日的重头,食客多是冲着这三种臊子面去的。还有鱿鱼抄手,一般过了中午就吃不到了。我还特别中意吃它家的豇豆面和只有冬天才会有的青菜面。青菜面是别家都没有的,又是限时令供应,那一抹翠绿是成都冬日里特有的美食阳光,让人遐想连篇。
说起这家面馆,历史其实并不悠久,却以美味和实惠在成都名声大噪经久不衰。它始于2002年,初开业不久,就番遇“非典”,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。好在老板大气,宁愿贴补房租和员工的薪水,也将面馆支撑下来。非典一过,成都的街头巷尾慢慢有了人气,食客们怀揣着试试的心理一个个走进来,这一试便成了常客,一年四季,周而复始。“大石人家 鱿鱼面”
厨房里,宽大的灶台上,火光莹莹,大锅里白烟升腾,面水咕噜咕噜冒着泡。挑面的师傅娴熟地将水面飞到锅里,面条在沸水中打转,不一会儿面篓提起,颠颠水分,快速的扣进碗里……
行色匆匆的人来到店里,坐下,叫一碗面。筷子一挑,香味缠绵着每根面条顿时弥散开来,一直萦绕到鼻尖。“哧溜”一大口,面条劲道有力,浓稠的臊子在唇齿间穿越,新鲜的蔬菜搭在碗边,愉悦着食客们的眼睛和胃。